国产免费一区不卡在线 - 久久人人98超碰人人澡 - 91久久青青青国产免费 -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资源在线

不敢頂嘴的孩子,是父母教育最大的失敗



不敢頂嘴,這孩子就廢了!


1.

呦呵,

你還敢頂嘴,

反了你了!


講一個鄰居表妹的故事。


有一次,家里傘丟了,她媽媽責問她:“你怎么這么粗心,傘都丟了?!?/span>


她解釋說:“不是我弄丟的,我沒用過傘?!?/span>


她媽媽說:“我也沒用過傘,難不成是傘自己跑了?”


表妹:“我不知道,反正不是我弄丟的?!?/span>


她媽媽:“不是你弄丟的,是誰弄丟的。傘又不會自己跑,丟了還不承認!”


表妹大聲說的:“就不是我弄丟的,我沒用過傘!”


她媽媽勃然大怒:“呦呵!你還敢頂嘴了你!就是你弄丟了的!還頂嘴,看我不打你?!?/span>


啪啪兩個耳光。


微信圖片_20191008172459.jpg


再說一個故事:


一個小朋友周末原本打算出去玩,媽媽臨時報了一個興趣班,強制性要帶他過去。


小朋友死活不愿意去:“你問了我嗎?你就幫我報興趣班,我不去!”


媽媽一開始苦口婆心勸,小朋友執(zhí)拗不愿意去,振振有詞:“你有什么權力,在不經過我的同意下,擅自幫我報班?”


聽到這句話,媽媽也怒了:“什么叫擅自?我是你媽,我就是有這個權力,我是為你好!”


媽媽被激怒:“我告訴你,今天你去也得去!不去也得去!小小年紀就敢頂嘴,反了你了!你懂什么呀!不去的話,我就給你關屋里,哪兒也不許去?!?/span>


小朋友“哇”地一聲哭了出來。


是不是很熟悉的場景?

是不是也經常和孩子有類似的爭吵?

是不是也脫口而出“居然還敢頂嘴了”這樣的話?

全中國的父母,

沒有一個不曾遭受這種折磨:

那就是孩子頂嘴。


1 (27) - 副本.JPG


搜狐母嬰做過一項調查,“孩子慢慢長大以后,你最討厭孩子的什么行為?”超過75%的父母選擇了“頂嘴”。


你叫他往東,他偏往西;你苦口婆心語重心長,他一大堆理由等著你;你用長遠眼光替他規(guī)劃人生,但在他那里,這是在侵犯他的人生。


2.

孩子會頂嘴

是父母不合格


有一則針對孩子的調查,問題是“你為什么想和父母頂嘴”。


孩子們的回答是這樣的:


“因為我覺得爸爸的做法一點都不公平。”


一個小朋友,和爸爸約定好,如果作業(yè)完成了,就帶他去迪士尼玩。等他完成作業(yè)爸爸卻改口說,等你考上班級前十名,考不上就別想了。孩子當即就火了,噼里啪啦和爸爸爭論。結果被爸爸大罵一頓。


小朋友說:“我從那個時候發(fā)誓,再也不信他們大人的話了。”



“媽媽誤會我時,我就會頂嘴。”


另外一個孩子,有一次幫媽媽洗碗,想分擔一些家務活,不想媽媽那么辛苦。不小心摔壞了碗,媽媽朝她大吼:“誰讓你洗碗了,有這個閑工夫還不去看書?!毙∨⒏杏X特別委屈,就向媽媽頂嘴了。


“父母要求孩子的事情,自己都沒做到?!?/span>


讓我早睡,可他們在外面打麻將,打到凌晨才回家,留我一個人在家;

讓我別玩電腦,我媽卻在電腦上看韓劇,一看就是一整天。


明明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,

憑什么要求我來做,

我就是不服。


1 (63).JPG


“父母太霸道了?!?/span>


“我是你媽,你就得聽我的!你小孩子懂什么?!逼鋵嵑⒆幼顭┻@種話,孩子怎么就不懂了?就你懂?就你能?


“一以貫之地打擊我?!?/span>


“你看看別人家的某某多厲害!一等獎!”

“你看看隔壁的某某多懂事!三好學生!”

“你再看看你!什么鬼樣子。”


我什么鬼樣子?那你要別人家的某某做你孩子好了!


有些父母,一以貫之地打擊孩子,被孩子頂嘴是應該的。


“父母永遠覺得自己高高在上?!?/span>


“你現在去睡覺,立刻!”

“你現在去寫作業(yè),馬上!”

“你現在給我站到墻角去,快!”


永遠一副命令式的語氣,永遠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,永遠覺得自己正確,無所不對。


公司領導如此語氣對你,你會不爽;你就不想想,你這幅語氣對孩子,孩子就不會不爽嗎?


如果你的孩子經常頂嘴,先別忙著說:


“還敢頂嘴,反了你了!”


為人父母,先反思自己,這幾種行為,自己是不是經常做:很多事情,自己都做不到,但就是要求孩子做;永遠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,永遠命令式的口吻對孩子說話;常常以“我這是我為你好”為說辭,強迫孩子做事情,典型的愛心綁架。


孩子經常和你頂嘴,可能不懂事的不是孩子,而是你。



3.

孩子會頂嘴

是成長的訴求


例如家長偷看了孩子的日記,孩子勃然大怒;


打聽孩子在班上和哪個女生關系好,孩子回家就和你吵。


甚至,那些你曾經覺得無足輕重的小事,現在做起來,也會觸到孩子的雷點。


這就涉及到親子邊界感的問題。


婚姻有邊界感,和異性吃飯可以,私下看電影最好不要;和異性禮貌性擁抱可以,牽手就不行。


親子關系也有邊界感,孩子小的時候,在你面前沒有隱私,也沒有什么個人權利;長大了,個體意識增強了,要求的權利自然也就會增加。


就像你不愿意別人查你微信聊天記錄,哪怕老公老婆也不行一樣,孩子肯定也不希望你看他們的日記。


而你還認為,孩子還小,哪有什么個人權利,堅持要這么做。


邊界感被刺破,孩子自然就會生氣,生氣就會和你頂嘴。


心理學家認為:


孩子頂嘴是源自無助和困惑,當爸媽告訴孩子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時候,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卻又無力反抗,惱怒之中不自覺地用回嘴來找尋一種心理平衡。


換句話說,孩子頂嘴,真心不是刻意惹父母生氣。他們就是想通過頂嘴,重塑親子關系的邊界,伸張自己的個人權利。


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必然訴求。


4.

你應該更喜歡能頂嘴的孩子


父母都不喜歡頂嘴的孩子,權威受到挑戰(zhàn),心煩、不爽。


但其實父母都應該更喜歡能頂嘴的孩子,因為孩子能頂嘴,正說明你教育之成功。


不敢頂嘴的孩子,是父母教育之最大失敗,不過分地說,是父母教育的恥辱。


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做過一份研究,將兩歲至五歲的孩子分成兩組,一組平時喜歡頂嘴,反抗性較強,另一組平時乖順,反抗性較弱。


結果發(fā)現,反抗性較強的孩子中,80%的長大以后獨立判斷能力強;


反抗性較弱的孩子中,只有24%長大以后能夠自我行事,但是獨立判斷事情的能力仍然比較弱,常常依賴他人。


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,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兒童,在以后會比較自信、有創(chuàng)造力和合群。


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·法斯博士說:


“隔代人之間的爭辯,對于下一代來說,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?!?/span>


1-1ZH3163T90-L.jpg


想象一下,一個乖巧的孩子,懂事溫順,無論你給他提什么要求,即使不滿,依然會去做,不會頂嘴,也不會有怨言。


這樣的孩子以后會怎樣呢?


他會延續(xù)之前一貫的行為,無論外界如何壓迫他,無論外界的要求有多么不合理,無論自己內心有多么反感。他都不會反抗,只會順從。


他會活得很窩囊。


相反,日常生活中能敢頂嘴的孩子,會優(yōu)秀很多:


·他們敢于抗爭,

“對不起,讓我不爽的事情,我不干?!?/span>


·他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里。

“這是我的私事,請你不要指指點點?!?/span>


·他們敢生氣。

“我才不會忍氣吞聲,不爽我就會說出來?!?/span>


·他們不會在心里壓抑太多情緒。

明明內心反感,依然要壓著情緒去做事,這非??膳?。

但敢頂嘴的孩子你不用擔心,他們不爽一定會說出來,哪怕面對強權,也敢于據理力爭。


而這些品質,將會是孩子生活的盔甲,在這個驚濤駭浪的世界中,隔斷世界對他們的攻擊。


5.

一個孩子開始廢掉

就是從不敢頂嘴開始的


記得在哪里看到一個視頻,視頻里的一個女子,在家是母親,是妻子;在公司是下屬,是職員,因為性格實在太軟,不僅老公可以巨嬰一般地躺在家里,等著她把所有的事情做好,甚至要把飯喂到他嘴邊;連女兒也對她呼來喝去。


在公司,就像一個軟皮球,所有人都可以捏一下。表面上,她和顏悅色,善待周圍所有人。


但內心,她無數次痛罵這個世界,也痛罵不敢反抗的自己。人壓抑自己內心的負能量,是需要生命能量的。


終于有一天,她實在忍不住了。把所有人都痛罵了一遍,然后跳樓自殺了。


這個世界有溫暖的善意,但惡也是無處不在的。


當一個人,完全沒有抵抗這世界惡的能量時,就會被吞噬;


同樣的,當一個孩子,完全沒有申張自己看法和權益的勇氣時,就廢了。

無論你怎么罵,孩子都不頂嘴,這真不是孩子懂事,這是他快廢了。


所以,當孩子頂嘴時,先別忙著生氣,別忙著扣帽子:“還敢頂嘴!”


給他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度,安靜地,平等地聽他申訴。無論他是否犯錯,無論他的頂嘴是不是有理,只有給孩子一個空間,他的枝葉才能散開,


所以做父母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:別在孩子還沒說話之前,就嚇得他不敢吭聲。


事實上,你甚至可以認為,你不是在聽他頂嘴,而是塑造他不卑不亢、捍衛(wèi)自己權利的品質,孩子能頂嘴,是成長,是自我保護。


難道這不就是你們期望的樣子嗎?


作為父母,我希望你們能明白:唯有當孩子在你這里不是奴隸時,他們才能在別人面前也不是奴隸。